楢山節考
March 10, 2022
大概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有一回北加州政大校友會邀請夏祖焯教授演講電影與文學,夏祖焯教授提到一部日本電影叫做楢山節考,說日本有一個楢山村有一個傳統,老人到了六十五歲年老力衰沒有生產力,就由兒子背到高山上拋棄,餓死餵兀鷹,替缺糧的楢山村省下糧食。
這個故事鐫刻在我的記憶中,久久不能忘記, 隨著年齡增長,心中每次想到這個故事,都有人生淒涼的感受,疫情期間,這個故事愈發真實, 令人很不舒服, 但教宗的一席話給了我從上帝來的安慰,他是針對義大利的疫情這麼說的:
We must guard our consciences. We cannot pass by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when the elderly, the disabled, the poor, and the vulnerable are in peril before our eyes.
We want to hear the sound of cash registers again, but we cannot afford to hear them over the cries of those made in the image of God.
歷史上有很多大瘟疫大饑荒, 有一位作家說, 在這個時候人的價值變成價格, 變成一個統計數字, 年輕力壯的價格最高, 老弱殘障的賣不了什麼價格. 聖經裏說人是依神的形象造的, 是寶貴無比的, 養老院的老人, 躺在急診室的病人, 家裏的老阿公老阿婆, 那些殘障的人, 有絕症的人, 都是寶貴無比的, 他們的價值和年輕力壯有生產力的沒有差別.
醫護人員搶救死亡, 不如說是搶救尊嚴.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