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9, 2023
但是, 有些音樂學者進一步詢問 Giazotto 所謂”碎片”的實證, Giazotto 一直推托沒有提供任何”碎片”存在的證據, 一直到他在 1998 年去逝, 他都沒有交代這件事情, 好事者在他死後進行調查, 在 Dresden 圖書館都查不到這個資料, 因此質疑這首 Adagio in G Minor 是古老的巴洛克音樂, 因為有可能是 Giazotto 自己寫的.
繼續閱讀
September 22, 2023
俄羅斯是人類制度的真實實驗室, 躺在手術台上的俄羅斯, 動了太多的刀, 已然渾身是傷, 一息猶存...
繼續閱讀
September 15, 2023
Les pêcheurs de perles (The Pearl Fishers 採珠人)是法國作曲家 George Bizet 比才早期的歌劇作品, 故事是兩個採珠漁夫好朋友, 同時愛上一個女人, 而這位女士又正計劃出家做修女, 三個人的愛戀加上對神的𠄘諾的壓力, 弄得這三位當事人神魂顛倒, 痛苦不堪;
繼續閱讀
September 08, 2023
1 Comment
1976 年的冬天, 我和安都在密蘇里讀書, 都住在學校宿舍, 保守的密蘇里當年仍是男女宿舍分開, 女生宿舍有 Dorm Mom 宿舍媽媽, 男生都必須到她的辦公室登記, 才能和女生會面; 有一個下雪天的黃昏, 我帶了我的吉他去 Nickelson Hall (女生宿舍) 找安聊天, 宿舍媽媽電話打上去, 同房間的女孩說安在洗澡, 我就在宿舍大廳坐下來等她, 大廰裏沒什麼人, 把吉他拿出來, 就彈了這首愛的羅曼史, 一曲彈完, 宿舍媽媽大力鼓掌, 剛好安也下樓了, 我收起吉他, 兩個人就一起到地下餐廳吃晚飯.
繼續閱讀
September 01, 2023
1 Comment
人擠人是為了看在整點報時的時候, 十二個耶穌使徒的彫像, 如走馬燈一般, 繞圈子出現約一分鐘, 人擠人, 抬頭望, 頸子酸, 但遊客卻是樂此不疲, 我們去了布拉格三次, 每次都去報到, 我問太座大人, 為什麼要這樣做儍事一樁, 她說看完使徒巡演, 坐在老城石板街旁的餐廳用餐覺得很有風格, 所謂發思古之幽情也, 我卻認為天文鐘沒啥好看, 倒是天文鐘旁邊餐廳做的捷克香腸抹芥末非常好吃, 太座駡了一句: “沒氣質!”.
繼續閱讀
August 25, 2023
回去的路上快要到家前的一個小鎮, 他雖然肚子餓, 但身上盤纏用光, 沒錢買東西吃; 他於是一面走路, 一面大聲唱歌, 想激發自己的意志和體力, 旁邊的屋子樓上有人丟下一包東西, 打到巴哈的頭, 打開一看, 是一張紙包著一個魚頭, 他打開魚頭, 裏面有一個銀幣, 巴哈就用這銀幣, 吃喝一頓, 精神十足地再上路.
繼續閱讀
August 18, 2023
1 Comment
每朵花只開一天的忘憂草,正是比喻我們應該忘卻憂慮, 過日子,我們免不了會遇到難處,叫我們憂慮重重, 有一節《聖經》卻說:「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這分明就是Daylily的寫照。
繼續閱讀
August 11, 2023
"unashamedly melodic and heart-warmingly nostalgic, capturing the emotions stirred by visual imagery”, 英國樂評雜誌如此評論 61 歲的英國作曲家 Adrian Munsey 的作品, 我將之譯成 "毫無保留地追求優美的旋律及窩心的懷舊情緖, 抓住了具象表達的深厚感情”, 不知道是否達意, 且聽他的作品 “The Distance Between”, 我們各自體會看看.
繼續閱讀
August 04, 2023
歷史上很多作曲家都寫過 Agnus Dei 的曲子. Samuel Barber 用他的 Adagio for Strings 的旋律也寫了一首 Agnus Dei, Adagio for Strings 弦樂慢板被稱為世界上最悲戚的曲子, 但做成 Agnus Dei 的羔羊經, 是頌讚耶穌的聖歌, 悲戚的曲風變成神聖的禪唱.
繼續閱讀
July 28, 2023
1 Comment
為小號所作的音樂, 以軍事用途居多, 古典作品則大皆為協奏曲, 基本上小號是所謂的點綴樂器; 但今日科技發達, 小號力道強大, 傳聲遠, 奏者又能控制自如, 它的音樂具有所謂聲效 Acoustical Effect, 非常適合錄製高品質的唱盤; 用最新 5+1, 甚至7+1 多頻道立體身歷聲聆賞, 相當震懾, 令人咋舌驚奇.
繼續閱讀
July 21, 2023
1 Comment
我所愛的就在 San Francisco 等著我,
在那蔚藍有風的海上,
當我回家到你身邊, San Francisco…
你金色的太陽將為我綻放
當我回家到你身邊, San Francisco…
Your golden sun will shine for me 你金色的太陽將為我綻放
繼續閱讀
July 21, 2023
莫札特從小被父親帶著巡迴歐洲表演, 嫉妒他的才華的人每每說他是演奏的猴子 (Performing Monkey), 他成年以後到維也納闖天下, 大受歡迎, 但嫉妒他的人仍然不在少數, 宮廷裏的欽定作曲師 Antonio Salieri 雖然嫉妒莫札特的才華, 公眾場合雖絕不稱讚莫札特, 但私底下卻深深折服...
繼續閱讀
July 14, 2023
Merikanto 在國際樂團並不是很有名, 他是所謂的 miniaturist 小景作品作曲家, 這個字是形容畫家專精描繪小東西, 或者是工藝家善於製造迷你微小的物件, 玩具裏有所謂娃娃屋就是 Miniature, 可見 Merikanto 的作品應該是細密而富感性的, Merikanto 唯一的大型作品是寫了二齣歌劇, 在國際樂壇很少人提起, 但芬蘭仍常常演出, 因為是芬蘭話的歌劇.
繼續閱讀
July 07, 2023
選在國慶日播放, 通常 Copland 會中選, 他的音樂似乎較能反映美國歷史的特色, 今天也就分享 Copland 的應景音樂, 但不是他最有名的阿帕拉契的春天, 而是他在 1950 及 1952 搜集美國老的民歌, 整理成兩冊, 以 Old American Songs 主題出版, 這裏節錄的是 1.) Long Time Ago (民歌) 2.) Simple Gifts (傳統聖詩) 3.) At the River (傳統聖詩), 由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Michael Tilson Thomas 指揮猶他州交響樂團及摩門教會合唱團演出.
繼續閱讀
June 30, 2023
軼是散失, 遺丟的意思, 例如我們說 “軼事”或”軼聞”, 意思是流失的傳聞故事, 通常這些傳聞故事都是從好的一面來說, 例如說某某人的好事情, 或某件令人心儀的事情; 同樣的說法, 如果我們稱某一作品是”軼作”, 就是認為該作品是散失了的好作品 , 通常 “軼作” 在做成後, 不受原作者的重視, 是稍後他人發掘出來, 珍惜宣揚, 始得成名.
繼續閱讀
June 23, 2023
Adagio for Strings 弦樂柔板的輕柔特色, 世所週知, 非常獲樂友喜愛, 以致其他弦樂柔板的曲子, 都必須加註其他資訊, 才能有自己的”身份.”
Samuel Barber 將美國的古典音樂作品提昇到可以與歐洲主流平起平坐的地位, 美國政府特別發行他的肖像郵票紀念他.
繼續閱讀
June 16, 2023
自 2007 年起, 每年九月在倫敦的 Albert Hall, Apple 循例擧辦三十場約一小時的免費音樂會, 每天一場, 邀一位名歌星或一個暮演唱團體表演, 這些歌星或團體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唱流行歌曲, 鄉村歌曲, 搖滾藍調等等, Tony Bennett 今年八十八歳, 竟然也排在其中, 唱了一個小時的爵士歌曲及老歌, 老當益壯, 前無古人, 後亦難見來者.
繼續閱讀
June 09, 2023
德布西是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鋼琴作品最能呈現上面所說的光與色的對比, 我們聽耳熟能詳的月光曲, 如果能同時對照一幅印象派的畫作, 曲子聽起來就好像光線揭示了顏色的濃淡, 而顏色的濃淡又把月光喑示呈現, 作曲家善於運用聲音創造意境, 畫家則善於利用色彩的濃淡揭示了光的變化, 濃粧淡抹總相宜不就是最好的寫照嗎?
繼續閱讀
June 02, 2023
Felix Mendelssohn 卻暗暗鼓勵他的姊姊繼續作曲, 甚至將 Fanny 的作品以自己的名義發表, Felix 願意如此做意謂姊姊的作品可以進入主流, 甚具專業品質, 不料有一次 Felix 訪問英國, 維多利亞女王一時興起, 即席要求藝人演唱 Felix 的一首名為 “義大利”的歌曲, 因為該曲實際上是 Fanny 所做, Felix 並不熟悉, 只好實話實說.
繼續閱讀
May 26, 2023
1 Comment
這場音樂會我的感覺是這是 Makela 唱獨腳戲,首先,80 分鐘長的曲子, 没有任何一位年紀稍長的指揮敢於輕易嚐試, 而且曲子是敍說列寧格勒圍城戰的慘烈, 需要的體力及精神放眼當今樂壇, 只有 Makela 這樣的年輕人承擔得起, 年輕人愛表現, Makela 的表現也的確令人歎為觀止, 但是我可以看得出來, 他非常沉醉於指揮於這個曲子, 聽眾的熱烈鼓掌好像不是他很在意的.
繼續閱讀
May 19, 2023
事情是這樣的, 波士頓交響樂團每年都有免費的音樂會, 通常他們會邀請一些政治人物來説一些話, 因為音樂會的費用是政府出的, 這些政治人物上台致詞, 有些時候會順便唱首歌什麼的, 有一天吳弭帶著她的兩個兒子去聽音樂會, 會後到後台向指揮 Thomas Wilkins 致意, 有一架鋼琴在後台, 吳弭順手彈了一些李斯特的作品, Wilkins 没說什麼, 一個半月之後, 他邀請弭來合作演出, Wilkins 挑了三首莫札特的作品, 吳弭練了一下, 就接受了這個挑戰, 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成立 138 年來第一位 “政客演奏家”, The Politian Soloist.
繼續閱讀
May 12, 2023
布拉姆斯在五十歲的時候寫了第三號交響曲, 他只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寫好了, 跟他花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寫出第一交響曲, 真是有天淵之別, 評論家認為布拉姆斯在五十歲的時候個性比較篤定,比較不會懷疑自我, 因此下筆不會躊躇,但另外一個說法是Clara Schumann先看了他的譜子,給他不錯的評價,他喜歡 Clara的情感顯然隱藏在他的作品裏。
繼續閱讀
May 05, 2023
1 Comment
1986 年, 一位自稱是 Ms. Hall 的女士把這把提琴送到英國勞埃保險公司 Lloyd of London, 保險公司支付她美金二十六萬元, 是鑑價的 1/4, 並承諾不追查這把琴的來源, 但後來查出 Ms. Hall 是一位小提琴家 Altman 的太太, Altman 當時在 Carnegie Hall 後面的一個巷子裏的咖啡屋表演, 他到 Carnegie Hall, 看到 Huberman 把提琴暫時擱在地上, 就將之偷走, 他一生用這把琴到各個酒店咖啡屋表演, Altman 1988 年去逝, 去逝之前向他太太說了這個故事.
繼續閱讀
April 28, 2023
原來法文 D’Amour 達姆是年輕男女不管任何國籍最常用的形容愛情的字眼, 因此樂譜用了這個名詞馬上獲得大家的共鳴, 另外, Elgard 寫這個曲子是表達他戀愛有成, 贏得未婚妻的快樂, 是令人聽來愉悅的音樂, 也促成了樂譜暢銷的成績.
繼續閱讀